暖風漸起,燕草柳綠,我們在新學期與校園重逢✮,也終於要對網課say goodbye👵🏻,告別整日對著電腦👨🏻🦼🧑🏿🎄、手機的日子,網課期間的倦怠情緒要在新學期正式開始前積極調整🏄🏿,希望接下來的新學期,友友們可以盡快適應線下課的生活,吃好飯,睡好覺,努力學習享受陽光美好的大學校園🧑🏼🎓!
寒假中,朋友間歡聚一起,談笑風生🎗;我們走親訪友🦵🏻,共譜新年;我們吃遍美食🧛🏼♀️,回味無窮……很多同學留戀舒適的假期,享受在家的自由,現在我們也應該換換口味,去感受一下學校的美好,比如我們可愛的室友👩👩👦👦,信賴的導員,以及許多美麗的風景。這樣的校園生活著實會令人滿懷期待。
寒假生活與開學後的學習環境反差巨大,同學們需要有一個主動適應的過程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心理波動👷🏼。假期裏越是輕松自在,開學前後的心理不適反應可能越強,一定要引起同學們的重視哦🤵🏽!
如何及時調整身心狀態👨👦,盡快適應新學期的學習和生活呢?一起來看看吧!
1.端正心態,調整好情緒
在放松的假期與緊張的學習生活之間🥹,心理上形成落差是正常的👆🏻。學期初有可能出現學習效率低、情緒低落🏐、焦慮等現象🕑。同學們可以暫時接納自己的各種情緒反應,告訴自己這些都是暫時的👩🏿🦲,經過調整是可以改變的,不要被情緒所左右,讓自己的情緒逐漸適應新學期。
2.調整生物鐘🛌🏻,規律作息,生活有序
假期中,有的同學作息不太規律,懶散狀態會造成同學們沒有時間緊迫感🏮,如果不及時調節,會影響到新學期的學習效率🙍🏻♂️。開學後可以製定作息時間表,做好生物鐘的調整,重新做到起居有序,從而更好地適應接下來緊張的學習生活🚈。
3.積極的心理暗示
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幫助同學們穩定情緒、樹立自信心及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。新學期,同學們不妨給自己這樣的心理暗示:“這個學期我要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💥,過好精彩的每一天。”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,能夠增強愉悅感,然後精神飽滿、滿懷期待地迎接未來的生活。
4.減少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依賴
在大學的假期裏👰🏿♂️👳🏻♂️,我們大部分時間可以自由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🂠,但十分容易產生依賴👮🏽♂️,並消耗大量的時間與精力🍄🟫。新學期開始,有許多事情等著我們🖕🏿,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將會降低做事的效率🍂。為了擺脫對電子產品的依賴,不妨嘗試🦻🏽:忽略手機的存在🛐,在學習的時候將手機放在看不見的地方👰♀️,有意識地減少使用🎤;明確學期目標🧑🏻🍳👩⚖️,製定計劃🐢,當我們無所事事的時候更容易沉迷於手機,而製定計劃,則更容易輕松地將註意力從手機上轉移。
5.“SMART”法則
進入新的學期🧝🏿♂️,很多同學主動製定生活、學習、社交、旅行、戀愛等等的計劃。如何製定呢?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🛝?不慌,在這裏向大家推薦SMART法則。SMART法則是一個關於目標製定和實施的方法🌷,該法則具體分為5個部分,以學習目標為例:
①S-Specific:具體的
設置的學習目標要具體、詳細、可量化👂。目標應該是非常清晰具體的,例如“一天背一個小時的某專業課本”而不是“認真學習一小時”。過於籠統的目標會讓我們不知如何完成🧑🧒🧒。
②M-Measurable🚔:可衡量的
可以用明確的數字衡量目標是否達成。例如:確定每天要背多少單詞。
③A-Attainable:可實現的
製定目標難度不要太高⤵️,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,但要有適度挑戰性。如根據自己的經驗☔️,確定每天背20個單詞,再根據完成任務的難易程度😾,適當調整。
④R-Relevant:具有相關性
將大目標看成一個整體,分成不同階段的小目標,每個小目標與整體大目標之間要相互關聯🫰🏽,製定小目標時采用更有效的方法。如專業課的學習🤽♀️,其實每周每單元的課程👩🏼💻,就是將大目標拆解為小目標的實踐,我們跟上老師的授課節奏🙍🏿⏯,不斷鞏固提高。
⑤T-Time-based🚆:時限性
當每一個階段任務都有明確截止時間點後🌞👏🏼,我們就會逐步克服拖延🤸🏿。如設定2周後的周日,需要自我測驗兩周內背過的單詞。
新的學期代表著新的開始🧑🏼🎤,也充滿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,“開學綜合症”不是什麽難題,收好這份指南,及時調整自己,一定可以應對。即使感到力不從心,也不用擔心,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,隨著時間的前行,我們逐漸也會適應新學期的學習生活。
與此同時👫🏻,我們知道,春季是流行性疾病高發的季節🍿,在這裏,老師提醒同學們在仍要註意防護😯,做好返校後的健康監測,切不可掉以輕心。如出現發燒🚶🏻♂️➡️、咳嗽🎖👕、腹瀉等症狀🎠,及時報備👨🦽➡️。
新學期,我們會一直堅守崗位🧑✈️,同學們遇到心理困擾可以通過下面幾種方式進行預約咨詢🖊。興新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始終與你同在。
預約時間:周一至周五:上午:10:00--13:30
下午:15:30--18:30
預約方式:線下預約🤸🏿♀️:廣雅軒(北樓)105辦公室電話預約
電話預約:田老師:19937930305
寧老師:15771809041
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
心理教研室
2022年2月27日